2017年北京電視臺春節(jié)聯(lián)歡晚會上,郭冬臨等表演的小品《取錢》中,騙子打電話時操著一口河南腔,西安一名張姓河南籍律師以“地域歧視”和“侵犯河南人名譽權(quán)”為由提起訴訟,要求北京電視臺和該小品編劇及演員,向所有河南人公開賠禮道歉并賠償每人一元錢。
這些年常有一些地域歧視現(xiàn)象發(fā)生,傷害了一些地方民眾的情感,也影響了社會和諧。對于這類現(xiàn)象,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。毫無疑問,在文藝作品和表演中,也不應存在地域歧視。
然而,西安這位律師因為一個小品中騙子講了幾句方言,就將電視臺和編劇及演員告上法庭,就實在是小題大做,讓人啼笑皆非了。因為首先,在郭冬臨等表演的這個小品中,就算騙子打電話時說的確實是河南話,也只意味著小品中的那位騙子可能是個河南人,并沒將所有河南人都指為騙子。既然如此,“地域歧視”和“侵犯河南人名譽權(quán)”從何談起呢?
對這則小品,有網(wǎng)友表示,“全程用的都是普通話,就騙子的聲音不一樣,很讓人不舒服。”其實,這個或許是河南人的網(wǎng)友,有點玻璃心了。其一,在舞臺表演節(jié)目中,部分角色用不同口音講話屬常見現(xiàn)象,是反差和變化的需要,有助于提高表演效果。其二,扮演騙子的演員,講的其實未必就是河南話,而是常見的中原方言口音而已。小品編劇魏新也解釋了,小品中的騙子說的話,是他用家鄉(xiāng)話配的音,他是山東人,老家方言接近河南。我查了一下,魏新是山東菏澤人,當?shù)胤窖源_實接近河南。所以,河南觀眾不必太敏感了,不是只有你們那里的人才是那種口音。趙本山的《賣拐》中,騙子講的是東北話,是否對東北人地域歧視?還有網(wǎng)友調(diào)侃,如果小品中的壞人說普通話,是不是要給全國說普通話的人賠錢?
這名張姓河南籍律師起訴電視臺和小品編劇及演員,很可能未必是真的覺得該小品存在“地域歧視”,而是故意矯情,上綱上線,想通過這樣一起訴訟進行炒作,提高個人知名度。事實上,作為律師的他不會不知道,他根本無權(quán)代表全國所有河南人,一億河南人也沒委托他代打侵犯名譽權(quán)官司,向所有河南人賠償每人一元更是不可能做到的荒唐要求。這名律師為何要提起這樣的訴訟,聯(lián)系其他一些吸引眼球的奇葩官司,恐怕不難明白。
這些年一些地方的許多人,對“地域歧視”等過分敏感,別人或者媒體提到他們的籍貫,就讓他們暴跳如雷,指責對方“地域歧視”,質(zhì)問“××地方人惹誰啦?”“哪里沒好人和壞人?”“不就是××地方人窮嗎?”還列出一堆本地名勝和名人證明自己地方的好,搞得大家哭笑不得。2007年,郭德綱在賀歲片《落葉歸根》中扮個劫匪,說話帶口音,就有人發(fā)帖聲討他“嚴重侮辱河南人形象”。這樣的做法,實際是自卑心理的反映。以如此心態(tài)面對世界,會讓一些社會刻板印象得到強化,反而不利于“地域歧視”的消除。